锦州苹果廉政文化网欢迎您!
 首 页 景区风貌 网上展厅 参观动态 苹果故事 七进七创 工作园地 法规课堂 警钟长鸣 廉政风采 清风文苑 家规家训
工作园地
 
  工作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园地  

毛泽东三提“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

时间:2016-08-03 16:31:23      来源:辽宁日报      点击: 【字体:

                                          (一) 传承

                                         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内景。
  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的讲解员杨楠原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对于解放军战士与“锦州苹果”的故事,他原先并不是很了解。
  人们对“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这句话的理解各不相同,杨楠听过不少版本:     
  有人认为锦州是中国最大的苹果种植产地,产量高,所以毛泽东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人认为锦州的苹果口感最好,毛泽东吃过,所以发出这样的赞叹;
  还有人知道辽沈战役时,全军上下都自觉遵守纪律,不吃老百姓家里一个苹果。但这件事是怎么传到毛泽东耳中的就不得而知了。
  杨楠很乐于为大家讲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渊源。
  杨楠说,锦州因“锦州苹果”而名声大噪,这让锦州人无比自豪和骄傲。但解放军在锦州人心中留下的记忆又何止是不拿老百姓一个苹果?“苹果”替换成其他任何一种当时在锦州能找到的食物都可以。哪怕是一粒花生,战士们也不会据为己有。杨楠说,这就是解放军给锦州这座城市留下的财富。
  如今,“锦州苹果”的故事已成为锦州的廉政文化品牌,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二)“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
毛泽东三提“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

                                本报记者前往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采访。  
  罗荣桓指着院子里结着累累果实的苹果树说:“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这是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

  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此后,他就始终把“解放军不吃苹果”的故事作为党风建设的典型范例。

  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建在太和区果树农场的一处山坡上,展览馆主任段志昕介绍说,这四周便是“生生果园”的遗址,也是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期间解放军战士驻扎地。这里,曾因为毛主席“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而名声大噪,如今,果农们依然以种植苹果为主。到了收获季节,果香四溢,每年来采摘的人都很多。2012年,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开馆,来参观的人很多。
  展览馆门前有一座雕像:一位老人抱着孩子,提着竹篮,要把篮里的苹果送给两位解放军战士,战士却摆手谢绝了。段志昕说:“这座雕塑叫《人民的苹果》,就是以辽沈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不吃老百姓苹果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
  辽沈战役的主战场在辽西的锦州地区(含现葫芦岛市)。1948年,东北野战军有11个纵队和4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1个炮兵旅在此参战,时间长达40多天。锦州、兴城、绥中等地都盛产苹果,深秋十月,正是苹果成熟的时节,战前罗荣桓和东北野战军总政治部主任谭政召开由各纵队政委、政治部主任参加的战前政工会议。要求各纵队做好战时政工工作,特别要求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动老百姓的任何财物。罗荣桓指着院子里结着累累果实的苹果树说:“要教育部队,保证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无论是挂在树上的,收获在家里的,掉在地上的,都不能吃,这是一条纪律,要坚决做到。”

  带疤的苹果也不能吃

  展览馆内有一处实景复原陈列:院子里有一棵苹果树,两名解放军战士拿着一个苹果正在交谈。段志昕介绍说,这处陈列展示的是1948年秋天,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前,东野三纵队某连战士在老百姓家扫院子时发现地上有个带疤的落果。战士认为,树上的好苹果不能吃,带疤的落果烂在地里挺可惜,不如吃掉。另一位战士正巧经过,他说,纪律条例中没说可以吃落在地上的苹果,所以啥样的苹果也不能吃。
  这样的故事,在当时东野各纵队中比比皆是。1948年10月,三纵结束义县战斗后奉命急赴锦州外围参加锦州攻坚战,8师22团3营9连一夜行军近百里,赶至锦州城郊,由于接连几天挖掘工事和激烈苦战,又经一夜急行军,战士们人困马乏,渴得嗓子眼儿冒烟。清晨,他们来到锦州城北上齐台附近一个苹果园。此时接到上级“停止前进,就地隐蔽”的命令。为防止敌军轰炸,连队全部进入老百姓的果园隐蔽。这时太阳慢慢升起来,大家又渴又累,但战士们都知道,部队有纪律,群众的一针一线、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苹果就更不能动了。36团7连于拂晓前进驻到一个农家大院。这次是要白天休息,晚间行军。大院中间,有两棵硕果累累的苹果树,大院正是7连上课、吃饭的主要活动场地。连值日排长于瑞芝在队前宣布连部的三条规定:一、不准偷拿老乡的苹果;二、不准掏钱买老乡的苹果;三、不准接受老乡赠送的苹果。于瑞芝指着老乡专门用来盛苹果的篮子说,树上的苹果掉下来,谁看到谁就捡起来放到这个篮子里。最后宣布说,这是纪律,要相互监督。就这样,部队在苹果树下活动一天,没人吃老乡的苹果。毛泽东当时不在锦州,战士们遵守纪律的事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段志昕指着展板上的一封电报对记者说:“这封电报就是答案。”记者看到,那封电报是1948年11月8日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其中有句话写道:“在兴城解决战斗后,某地主之大批苹果,战士一个未动……”正是看了这封电报,毛泽东第一次知道了解放军战士不吃老百姓一个苹果的故事。

  永远保持“不吃苹果”的光荣传统

  1956年11月10日,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1月15日是会议的最后一天。毛泽东用“吃酸菜”和“不吃苹果”两个典型事例阐述了坚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性。
  20世纪70年代初,对“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话题毛泽东又先后两次提及。实际上,从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他就始终把“解放军不吃苹果”的故事作为党风建设的典型范例。
  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之后,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在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强调:“第一,军队要谨慎,第二,地方也要谨慎,不能骄傲,一骄傲就容易犯错误。军队要统一,军队要整顿。”
  据《汪东兴回忆》记载:8月28日夜间在长沙与丁盛谈话,当毛主席听说丁盛当年参加过打锦州时,他兴奋地说:“我听说打锦州的时候,部队住在苹果园里面,不摘苹果吃。我就说,我们的部队有希望。到了北京时,就有人提出要给部队增加军饷,说资本家吃大米、馒头,我们的部队吃酸菜,生活太苦了,增加军饷才能和资本家比。我说我们的部队只吃酸菜,又能打仗,这就很有希望。为什么要增加军饷呢?军队要谨慎,不能骄傲,我们的部队才有希望。”在毛泽东眼里,“不吃苹果”才是人民解放军固有的政治本色,他希望人民解放军永远保持“不吃苹果”的光荣传统。
  1972年7月27日,中共中央【1972】28号文件转发了北京军区、陆军第66军、天津警备区清理工作的3个报告,毛泽东在这个报告上所作的批示中再次提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到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段志昕指着一面墙的报纸向记者介绍说:“这是1972年8月1日的报纸,各家媒体的一版都刊发了毛泽东的话。”记者看到,当日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 及各省报纸当日的版式一模一样,刊发着毛泽东在批示中所说的话。
  就这样,“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这句话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锦州这个城市的名字和锦州作为苹果产地的声誉也名扬天下,并因此深深地印在当时每个中国人的脑海中。

 

     (三)老百姓家的东西,战士们连碰都不碰

    7月15日下午,记者采访了锦州市纪委宣传部部长刘晓光。因为负责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的前期筹备,2010年开始,刘晓光走访了许多曾参与辽沈战役的老战士和当时住在苹果园附近的居民、农场工人。他们讲述的自己所在连队在锦州发生的纪律故事,令刘晓光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记者:当初创建廉政文化展览馆,为何要在全国各地寻找亲历者进行口述回忆呢?
  刘晓光:毛泽东说过的“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很大的影响。全国上下几乎都听说过毛主席评价锦州出苹果。这句话是我们建馆的基础。可是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说这句话。当时,毛泽东并未在锦州,为何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根源在哪里很重要。我们通过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查阅档案、收集各类历史信息、走访老战士,对辽沈战役前后部队发生在锦州地区的纪律故事有了更多了解。这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底气把展览馆的内容充实得很丰富。记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查档时,工作人员对我说,你们是第一个来查这份档案的,这让我们觉得庆幸而又欣慰。庆幸的是,我们终于找到了毛主席说出“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的原因所在。欣慰的是,2012年开馆,我们的锦州苹果廉政文化展览馆可以清晰明确地以史料为依据,向观众展示辽沈战役前后解放军战士们发生在锦州的纪律故事和毛主席为何评价“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
  记者:听了亲历者的讲述,您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刘晓光:可以说我们拜访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果园里的果树工人,还是老战士,他们的讲述都让我感动。我记得曾经拜访过一位锦州的当地果树工人,他说当年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进过果园,工人们因为害怕躲了起来。但谁来过,一目了然。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来过,不但果树一点变化没有,战士们还帮着给树浇水。而国民党的部队,不但把苹果摘下来吃,果核也随意扔在地上。记得老人家当时感慨地说,两支队伍,表现天差地别,哪样的队伍能走向胜利不言自明啊!还有一位解放军老战士,是我在北京拜访过的。他对部队在锦州时的纪律要求记得很清楚。我问他:“当时条件艰苦,看到树上那么诱人的苹果不想吃吗?”老人很真诚质朴地告诉我:“到达苹果园之前连里就有不让动老百姓任何东西的规定。所以,战士们都认为不吃是正常的,心里根本就没有想吃苹果的想法。”老人的话让我特别感动。还有一位老战士,他说当时连里休息的地方就在果园仓库里,晚上睡觉时,仓库里储存的苹果就在旁边,一伸手就能拿到,而且满屋子果香四溢。老战士讲起这段往事时说,当时大家摸黑睡觉,如果谁趴被窝里偷吃个苹果,根本没人能发现。但当时党员的组织纪律性极强,即便没有人监督,大家也自觉遵守纪律。所以在锦州期间,战士们一个苹果都没吃过。虽然后来毛主席说“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但其实把苹果换成其他任何一样东西都是适用的。无论是苹果,还是梨,或是花生,只要是老百姓家的东西,战士们连碰都不碰,这就是当时的纪律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执行。
  记者:这些感人的纪律故事,随着健在的亲历者越来越少,他们的口述将变成宝贵的财富。
  刘晓光:是的,从2012年开馆以来,亲历者真实、生动的口述就一直被广泛传播给每一个来参观的观众。虽然亲历者的口述材料没法都呈现在展览中,但我们的讲解员会把这些故事穿插在讲解中。很多观众被解放军战士的自觉遵守纪律感动。我们在解放军战士们曾待过的果园原址创建这样一个展览馆,也是希望人们能记住这笔宝贵的资源,并把老一辈共产党员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传承下去。

                                                                             记者张昕文本报记者万重摄

 

版权所有 锦州苹果廉政文化中心  免责声明  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果树农场南山一村88号
电话 :3786869    邮箱 jzpg1234@163.com(网站专用) jzjwxjs2388857@163.com
网络技术支持  辽宁维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互联网信息备案号  辽ICP备14005436号-1